关注中国青少年足球的朋友,可能会听说过段刘愚这个名字。他是一名出产自校园足球的小将,因为被广州恒大、广州富力、山东鲁能、上海上港和杭州绿城等多家中超俱乐部争抢而被媒体广泛报道。
最终山东鲁能战胜了其他对手,也掏出了100万元的培训费,创下了国内青少年球员身价的新纪录。2013年,正是依靠段刘愚在亚少赛预选赛中3战3球的高光表现,国少队惊险晋级正赛,也由此引发了各俱乐部的关注。
校园足球目前尚处于普及阶段,为何一名“纯校园足球”出身的球员会有如此出色的表现呢?
2004年,由李玮锋、郑智领衔的深圳健力宝队拿到了中超元年冠军,年仅6岁的段刘愚也第一次接触到了足球。为了让孩子多一个爱好,也为了锻炼身体,段父段利奎就他送到了深圳足协青少年培训中心。
一个星期两节课,一个月250元。教练发现这个弟子非常有足球天赋,因此喜爱有加,经常免费帮他加练,段刘愚的足球水平也进步迅速。
2010年,上初中的段刘愚进入了深圳罗湖区的业余体校,但这个业余体校只是一个机构,体校里的学生都还在正常的学校里读书,只是每周一、三、五下午放学后,体校教练到学校里指导训练,周末再另外集中训练。
尽管训练占用了大量的课余时间,但在一个年级900人的翠园中学里,段刘愚就从来没有掉出过年级前30名。当初去国少队报到时,段刘愚还背了一大箱子书本。尽管因为国少队集训段刘愚缺了很多课,但在随后的深圳市中考里他还是取得了609分的高分。
而和很多普通的中国中学生一样,看书、玩电脑时间久了后,段刘愚也近视了,而且还是400度。由于尚未成年,段刘愚还不能戴隐形眼镜。在记者问及近视对踢球的影响时,他说:“不戴眼镜的话,如果比赛在白天进行,影响还不大,但晚上的比赛多少还是会受影响。”于是,这位学霸球员又被人送绰号“眼镜侠”。
其实在进国少集训队之前,段父其实从来没有过让他成为职业球员的想法:“上小学时就发现他踢得还不错,当时只是希望他能有这么一个特长,也有助于他上一个好大学。后来入选了国少队,很多球队都想要他,我就希望让他先读到高二,因为高二时已经把所有高中的课上完了,这时再走职业其实是挺好的一件事。”
也正如段父所愿,在段刘愚高二这一年,他终于向他梦寐以求的职业足球跨了一大步。之所以选择了鲁能,一是因为段刘愚在国少队的主教练张海涛的大力推荐。二是因为山东鲁能在金钱之外,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根据合同,段刘愚将在20日前往鲁能足球学校报道。
28日远赴巴西参加圣保罗足球俱乐部青训营。在最少两年的“留学”生活期间,段刘愚很可能“跳级”参加巴西U19联赛,并有一定的上场时间保障。两年之后,他将有机会闯荡欧洲,进入葡萄牙的俱乐部。
谈起段刘愚的成长,就不能忽视他所在的学校——深圳市罗湖区翠园中学。
翠园中学的足球环境
翠园中学是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高中,2013年春季,中国足协选拔组建了“中国男子少年足球队”,全国共有32人入选国少队集训,其中,翠园中学队共有6人入选,翠园中学入选的队员为当时足球青训体系中的另类,他们不但酷爱足球,更喜爱读书,青春阳光、品学兼优、心存梦想。
2015年的时候翠园中学不仅获得了全国比赛的冠军,还作为国家中学生代表队,参加了亚洲中学生足球锦标赛,并最终打入了四强。并且在当年的高考中,翠园中学足球队第一次走出了4名以足球特长生身份考入名校的大学生,他们分别被中国人民大学、东华大学等名校录取。
在翠园中学,学校打破常规的课程安排,将两节体育课安排在一起,这样学生无论是进行技术学习,还是组织教学比赛,运动的时间都更为充分。在上好足球课的同时,学校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制定个人健身锻炼计划,积极引领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另外,校足球队的球员都分散到各个班级,他们是同学眼中的“明星”,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协助体育教师工作。更重要的是,这些“明星”就像是火苗,一经点燃,迅速扩散,从而带动了一个集体,引领大家共同向着积极融洽的目标前进。
在翠园中学有上百个学生社团,而足球社团是翠园中学的龙头项目,学校的足球社团整合其他社团开展足球文化节,不仅仅是比赛,而是打造整个校园的嘉年华。比如足球知识竞赛,足球绘画的展出等。这样的安排使得足球不再是十几个人踢的,而是全体师生都可以参与的,这就是“翠园足球”所追求的目标——“以球育德、以球促智、以球健体”。
所谓翠园模式
翠园中学足球队的所有球员都是土生土长的深圳本土孩子,这些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就就读在深圳的各个学校,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
这些和以往有些比赛的代表队中有体校或者足校的学生不同,翠园足球队的孩子们不用脱离校园,不用脱离家庭,可以在翠园接受最专业的足球训练,可以和其他同学一样接受正常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可以相对从容地在职业足球和重点大学之间进行选择,这对中国大多数的孩子来说,都是很难实现的。
翠园中学的校园足球从一开始就强调“足球育人功能”,坚定走“体教结合”的路,努力做到踢球与学习两不耽误,这样子得到了学校教师、家长、学生三方的一致支持。
足球队的孩子们无论是在初中还是高中都没有单独成立班级,而是全部均匀的分布在各个班级中,一是避免回到体校那种单独成班的模式,另外将他们分布在各个班里,也会带动整个班级和学校足球运动水平的提高。
虽然球队近两年的成绩很好,但是学校始终认为翠园足球的发展不是有几名运动员入选国家队,也不是拿了几个冠军和取得优异成绩,翠园足球确定了“沉下心、踏实走、练内功、促发展”的道路后,就会脚踏实地地继续前行。
学校的目的在于要让家长看到踢球孩子的前途是光明的,足球绝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其本身就是教育的一部分。翠园中学希望用足球项目来带动学校体育的发展,让孩子们用脑袋踢球,用足球精神学习,在学校里形成一种爱运动、爱锻炼的校园文化。
翠园中学足球俱乐部
翠园中学足球俱乐部便是翠园理念的现实产物。成立俱乐部的构想诞生于2012年,在深圳市区文体局和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在民政局正式注册了广东省第一家非营利性的校园足球俱乐部——“翠园中学足球俱乐部”,该俱乐部于2014年9月16日正式挂牌。
俱乐部理事会制定了“一个理念、二个目标”的发展方向,开启了翠园中学足球队的新纪元。一个理念就是:为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基(良好的身体素质乃幸福之根本):二个目标则是:为大学输送有足球特长的优秀学生;为职业足球俱乐部输送优秀的球员。
俱乐部的运行模式大致如下,在市区文体局和教育局的支持下积极组织、承办市区小学足球联赛,通过联赛甄选、录取具备一定足球天赋的优秀小学毕业生(每年大约20人)进人翠园中学初中部继续学习训练,且在教学与训练上采用更有针对性的双轨制。
即一方面将这些优秀的小球员分布在学校的正常行政班,以文化课学习为主;另一方面,利用第二课堂或放学后以及节假日时间,以较为专业的足球训练为专业的足球训练为特长发展项目,促使小球员在足球专业和文化课学业两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
经过三年初中的学习和训练,部分球员脱颖而出,因学业水平和足球水平双突出而再进入翠园中学高中部(每年10人左右)继续学习提升。其他未在足球专业继续发展的孩子也因为学业成绩未被耽误而且多了一项体育爱好,这也为他们的一生幸福奠定了一个重要的基础。
得以进入高中的优秀球员仍须以学业为主,只是要进行更加专业的训练,并积极参加更高级别的足球赛事;与此同时,学校还针对每一位球员安排了一对一学业指导,确保队员勿因参加比赛而耽误了课程学习。如此再经历三年,等到高中毕业时,一部分球员以足球特长生身份进入大学,一部分进入职业足球序列。
以上便是翠园中学的足球模式。在这样一种模式中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呢?校园足球的发展不仅仅是靠着资源的配置而前进,同时它更需要相当的创新精神,这种创新精神不仅仅是足球具体的技战术层面,更涉及到了足球管理的制度层面。
有的人不免会认为,翠园中学是因为学校好,资源多,所以足球水平就高,许多条件不行的地区和学校怎么搞?这种思维普遍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并且广泛的分布在各个领域。
仅就足球而言,条件的优越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坚持的毅力,推进的决心,以及最重要的是在这种态度之下的创造力,那么也很难搞好校园足球。如果仅仅是因为资源众多,条件优越就能搞好足球的话,那中国足球也不至于成为现在的样子。
所以面对翠园中学这种案例,我们更应该以务实的眼光,充分学习它的创造精神,学习如何利用现有的条件去有力的推动不管是校园足球也好,还是社会的青训机构,只有这样我们或许才能够稳步前进。